•   愿景:成为世界级的管理咨询公司,用全球智慧,成就中国企业!让中国智慧,实现全球输出!专线:400 829 7858 专家快速对接:18578460305 (微信同号)
  • 6000+实战卓越案例成为世界级咨询公司

  • 1000+专业顾问团队中国智慧,世界输出

  • 90%老客户转介绍率用智慧赋能企业成长

《何树林股权战略课》正在报名,六大模块,十个案例深度拆解,干货,实战,接地气!
主页 > 知识中心 > 绩效薪酬

柔性管理的四种方式



柔性管理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,即柔性组织保障、成员参与职能管理、激励方式的艺术性和组织文化的运作。

1.柔性组织保障

传统组织理论强调组织规模与组织结构的程式化,是一种矩阵型的刚性组织。这种组织结构复杂,部门划分过细,信息传递缓慢,在决策上实行集权管理,灵活性小。针对这种情况,20世纪60年代以来,西方组织理论提出了“柔性组织”概念,得到企业界的广泛认可。柔性组织要求组织机构设置精简、灵活,有分工但不呆板,重效率而不讲形式。世界上成功的企业没有一家实行矩阵型的刚性组织。

领导班子的精简对于柔性组织非常重要。其一,通过精简高层、减少中层,使权力由原来的中高层逐步分散于整个组织,分散于多数人之中。这不仅扩大了管理幅度,也增强了组织的灵活性。其二,劳动分工强调扩大工作范围,使工作丰富化,让每个成员发挥多种能力,使他们的工作更富挑战性和独立性,从而增强成员的自豪感和成就感。其三,柔性组织根据需要灵活设置,形式多种多样。如可根据客观环境设立战略经营单位;以完成某项任务(如开发新产品)为中心,设立机动项目组织等。

2.成员参与职能管理

参与管理的具体形式有三类:一是咨询。即成员对组织的运营提出意见和建议,这是参与管理的低级形式。二是参与管理。成员直接参加到管理机构中去。他们不仅有建议权,而且还有部分决定权和监督权。如在日本,约有70%的企业工会以多种形式参与董事会,它们与企业高层管理者共同研讨企业经营方针、事业计划和海外投资活动等。三是自主管理。在自主管理中,成员在划定的职权范围内,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。对一些有法律、协议规定的事项,如操作流程、安全、保健等,成员有完全控制权。

许多企业的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,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自主管理形式:一是质量管理小组。由员工自愿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,经常结合操作实践,举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控制分析讨论,相互交流经验,集体攻关。据统计,在日本企业中约有90%的员工参加了质量管理小组。二是开展以员工自我完善、消除缺点为主的无缺点运动。三是目标管理。员工根据企业目标,自行制定个人目标。员工在达到目标后还参与成果评定工作。这种方式在欧美企业和日本企业中均十分普遍。参与管理的优点在于它增加了“柔”性成分,较多地考虑了执行者的意见和想法。

研究表明,当组织成员参与和他们工作有关的决策时,在执行决策时会给予更多的合作和支持;相反,成员对于管理者强加的决定,执行起来缺乏热情,甚至出现对抗。

3.激励方式的艺术性

在柔性管理方式下的激励有两个特点:一是主要通过满足成员的高层需要(自我实现、成就感等)来达到激励效果;二是特别讲究激励方式的艺术性。

精神激励方式丰富多样,远远超过单一的金钱激励方式。给成员以表扬、光荣称号、象征荣誉的奖品、奖章等,都是对成员贡献的公开承认,或满足人的自尊等高层需要。如IBM公司设有“100%俱乐部”,每当有业务代表超额完成销售额时,他就被批准成为这一俱乐部的成员,他和家人将被邀请出席隆重的集会,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。

运用激励艺术,需注意以下问题:

(1)激励必须及时。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,及时激励的有效度为80%,而滞后激励的有效度仅为7%。

(2)激励面要广。传统的激励仅把极少数人树立为“组织英雄”,长期采用此法,会使广大成员觉得奖励是极少数人的事情而漠不关心,甚至会产生孤立“英雄”的逆反心理。因此,科学的激励方法是缩小奖项,扩大受奖面,多设集体奖,少设个人奖,要特别注意对成员的小小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强化。如日本电气公司老板就是一位著名的柔性管理专家,他在公司设立名目繁多的奖项30余种,而且还规定每年保证80%的员工受到奖励。

(3)激励要因人而异。要根据不同成员的个性、心理特征,采用相应的激励方式,如对女性成员要采用与男性成员截然不同的激励方式。

(4)重视过程激励。不仅表扬那些做出优异成绩者,也要表扬那些尚未成功的努力者,特别是虽遭受挫折但毫不气馁的奋斗者。

(5)给激励注入真情。管理者的赞扬只要出于真心,哪怕只是一个眼神、一句话、几个字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特别是当成员对自身还缺乏足够的自信时,往往谨言慎行,这时来自管理者的真诚赞美和鼓励,必然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。

4.组织文化的运作

作为一种柔性管理方式,组织文化的运作方式有以下几种:

其一,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口号,以对成员实现内化控制。共同的价值观是组织的灵魂,具有统帅全局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。精神口号是价值观的简明概括。通过共同价值观和精神口号的广为传播和渗透,使成员感到按某种价值观办事理应如此,如果违反这种价值观,便产生内疚和不安。社会学家认为,内化控制是控制行为、更正偏差的最有效的方式。

其二,培养忠诚感,增强群体凝聚力。在组织文化建设中,组织可通过组织的历史的展览、组织庆典、组织英雄介绍等方式培养成员的自豪感和对组织的忠诚度,增强群体向心力。管理者对成员婚丧嫁娶等生活的关心,也会从情感上增强群体凝聚力。

其三,组织文化可促进成员的相互交流,有利于信息的传递、应用,并能利用这些信息产生更多的信息,从而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、信息共享。









站内相关搜索: 员工管理 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生产管理 战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



本网站内凡注明“xxxx原创/专稿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xxxx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xxxx”。xxxx版权所有,未经xxxx书面授权,不得复制、引用或建立镜像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


返回